2008年6月16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京城一个黑车司机一通忽悠
轻易骗走望女成凤的母亲60万
本报记者 余春红 通讯员 袁承志

  孩子能念上自己喜欢的大学,这可以说是为人父母的普遍心愿,但这份父母心也会成为骗子设局的目标。舟山市普陀法院近日判决了一起诈骗案件,受害人之所以受骗,就是因为千方百计想让孩子上自己中意的大学。

  北京探女巧遇能人
  2003年的一天,舟山的袁女士去看望在北京一所舞蹈学校念书的女儿,乘出租车的时候,袁女士认识了开出租车的于某。在车上,于某和袁女士侃起来。聊天中,于某得知袁女士的女儿在北京读书,便向袁女士吹嘘说,自己有很多关系,以后袁女士的女儿若有事可以找他帮忙,并且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。袁女士信以为真,以为遇上了热心人。

  家长给骗子送上60多万“疏通费”
  3年后,袁女士的女儿小赵职高毕业,面临升学。小赵的理想是考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。为了实现女儿的大学梦,袁女士想起了自诩神通广大的于某。2006年5月,袁女士联系了于某,请他出面帮忙。于某果然爽快答应了,于是袁女士先汇给于某2000元用于疏通关系。
  第一次轻易地收到2000元汇款,于某意识到袁女士有钱,于是便想骗点钱用用。从此,于某以需要拉关系、请客、送礼等为名,频频向袁女士要钱。自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,于某先后41次从袁女士处骗取人民币共计616500元。

  骗局暴露骗子获刑
  时间很快到了2007年8月,很多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,准备上学了。袁女士为女儿读书的事心急如焚,她再次联系了于某。此时于某却依然搪塞说:“这所学院是进不去了,其他的学院我再想想办法。”
  等到2007年9月,袁女士的女儿依然没能等来录取通知书。袁女士为此再次奔赴北京找于某。于某还撒谎说,已经帮助袁女士找好了一个学院,并要带她去看校区。但是袁女士表示,女儿不想在那个学校读书,要求于某退还60万元“疏通费”。此时,于某见难以收场,便以上厕所为由溜走了。此后袁女士多次电话联系于某,于均挂断电话,不予理睬。
  当月,袁女士向普陀警方报案。当年11月底,普陀警方在北京将于某抓获。案发后,于某先后两次汇款仅归还了袁某1.3万元,其余赃款均被其挥霍。
  其实,于某不过是个在北京开黑车的,一个“望女成凤”的母亲竟这样轻易地被他牵进了骗局。普陀法院认为,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,多次骗取他人钱财,且数额特别巨大,构成诈骗罪。近日法院判处于某有期徒刑12年6个月。

  提醒家长谨防类似骗子
  眼下高考已经结束,高校将开始录取招生工作,学子们都将面临择校和升学。而每逢此时,总会有人企图利用家长“望子成龙”的心理行骗。鉴于袁女士的受骗经历,有必要提醒考生和家长引起注意。记者建议,考生和家长们要通过各种正规渠道去了解学校的招生信息,不要轻信所谓的“朋友、熟人”的关系,更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寄希望于“开后门”、走“捷径”,用“钱途”选学校。